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白云青峰汉水边 > 第十五章 那山,那水,那人(八)

第十五章 那山,那水,那人(八)

两人起身穿上麻衣,吃了一碗陶罐里孟姨煮好的麦粥,壮牛就到了,还带着陈叔的三儿子小牛。陈小牛其实有一个很有文化的名字——陈舞柳,因为他是壮牛的铁杆跟班,自己宣布自己是小牛,久了,大家就习惯叫他小牛了。

“捡来,我们出发吧。”有了昨天的经历,壮牛对捡来充满了期待。

“还早哩。牛哥和小牛先坐一会吧。”

“还早?都过午了呢。”

“所以我约你过午再来嘛。我马上加工火把,等日头要下山的时候才去。”

“等日头下山?!那走到河边天就黑哩,还能做啥?”

“所以我做火把呀?”

“这。。。捡来,就算有火把,天黑之后我啥都看不见哩。小牛和绢也看不见。”

“啊——?怎么会这样?!一点都看不见吗?”

“在靠山村我算好的了,星星月亮特别好的时候,勉强可以看看路!小牛和绢日头一下山就两眼一抹黑了。”

“全村的人都夜不能视物?!”

“几十年间,只有我父亲敌虎夜能视物。能隐隐约约看路的人都不多,我已经是最好的嘞。老人们说夜晚是天神留给鬼魂和妖怪的,所以人不能夜视。还。。。还说我父亲就是因为逆了天意才遭到的横祸。。。”

“啊——我知道了,但这个绝不是天神的意思!”

捡来这才想起,由于饮食结构的问题,夜盲症曾经困扰了中原地区很多年,差不多到了宋朝才在发达地区普遍性的解决问题。就是他的前世,偏远的山区都还有大量的夜盲症患者。

像猎人敌虎这种没有夜盲症的个例,多半是他肉食比较多的原因!

想短时间解决肉食问题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,但捡来想起了一个有效的简单办法,虽然不能根治,但效果还是比较好的。

“捡来,不是天神的意思,那又是什么原因呢?”

“是一种并不算太严重的疾病!”

“疾病?整村整寨的疾病?那。。。那不跟瘟疫一样了?听口气,你能治?”

“能!明天开始治吧。稍过一会我们就去河边,天黑前回吧。”

“好,都听你的。还需要做什么准备吗?”

“不需要了。牛哥,有个事情我想问下你。为何没见人到飞花水捕鱼呢?是水里没鱼?还是有其他的原因?”

飞花水就是靠山村山前的那条河,既然不叫溪,说明已经不算小了。这个时代天下只有一条河,大河——就是后来的黄河,只有一条江,大江——就是后来的长江。其他比较大的都只能叫水,小的叫溪。

“靠山村没有渔夫啊!所以无人去捕鱼,其实飞花水里鱼多得很!”

“难道只有渔夫可以下水捕鱼,一般人不可以吗?”

“可以呀!但一般人没有技术,下水也捕不到鱼,所以才没人去。正式的渔夫跟其他工匠一样,技术都是师徒传承,多数都生活在大河边。”

“自己不能练技术吗?”

“哈哈,你还真的问对人嘞。我就自己练过!渔夫捕鱼的主要工具是鱼叉,师傅不仅会教徒弟使叉的技术,还会传授沿水边寻找鱼群的方法!找到鱼群活动的地方以后,站在水边用鱼叉飞叉捕鱼!据说,站立的位置也有诀窍,要师傅专门教哩,不然人一走到水边,水下的鱼群就逃走了!一般渔夫十叉能中二,三条鱼,能够十中五以上的就是大师了。”

一说到自己熟悉的事情,其实壮牛并不像平时那样寡言,还是很健谈的嘛~~~~

“哦——捕鱼工具说是叫鱼叉,实际上绝大多数渔夫都是用竹矛,只有极少数的大师才会有金叉——那才是真正的鱼叉!不过大师都是专门为富贵人家或者王家捕鱼的人。我用木矛猎野兔,遇得上的话能十中七八,但试着用竹矛去捕鱼从来就没有中过!明明我瞄得很准,鱼也没动,但就是射不中,练了很久还是不行,我就死心了。”

原来渔夫师傅们通过实践已经掌握了光线在水体中的折射规律!在没有理论性总结的时代,确实只有用手把手的教学来传承这种经验。

“不会叉鱼,钓鱼总可以吧?”

“钓鱼?那只是富贵人和一些家庭富裕的士子用来消遣的活动,不能当成一门生计啊。骨钩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制作,却非常容易损坏!勾住一条稍微大点的鱼,骨钩就会断掉。就是金钩也会被大鱼拉断,遇到一次就亏死啦,何况还会经常遇到很大的鱼?那些富贵人去钓鱼是去吸收什么“自然之精华”,“山川之灵气”。人家不是靠钓鱼讨生活哩。我们靠山村背靠大山,当然是打猎出产更多些,谁都不会去钓鱼哈。”

“哦,哦,原来是这样啊——”

捡来一边在心里感叹金属的重要和稀缺,一边还是颇为得意的,因为他至少在这个衣服都不能蔽体的时代,没有问出怎么不用渔网打鱼的傻逼问题!

四个少年一路欢笑的跑到了飞花水岸边,从村子出来的路,一般都是通到河水的浅滩岸边,直到千年后都还是这个样子。

人们都是到浅滩汲水,沐浴,洗衣,深水河段是不敢下水的,别看无数的村寨为了饮水都会建在离河水不远的地方,但基本上没有会游水的人!

直到捡来的前世,山村里仍然只有一些读过书的孩子会游泳,而且依然是孩子们中的少数。而绝大多数的人只是去河水里洗澡!这一点一直就没有什么改变。

捡来领着三个小伙伴朝上游的深水河段走去,河岸两边都长着茂盛的苇草,雪白的穗在河风里摇曳着,跟远山和清流构成一幅动人的画卷。

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,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。。

难怪,张口一呤颂就是华章,随心一感动就是情怀。美境,美心,美人,反之呢?!

沿河边上行,随着河水深度渐深,水流变得平缓而温柔。在阳光粼粼的河底成片的荇菜随着流水舞动,跟部是淡绿色,到了随波舞动的尖部就变成了淡淡的金色。

参差荇菜,左右采之。。。

捡来不知道这个时代仅仅是诗人们观察到了这种美景,把荇菜写进了诗画,还是人们已经真正的认识这种可以食用的水生植物!至少他在靠山村还没见到村民们把荇菜当作食物。

但他在前世与荇菜之间的故事就很有趣了:早年,饥饿,荇菜是食物。青年,饭能吃饱,荇菜是猪食。中年,酒足饭饱,脑满肠肥,荇菜是珍品!还要附加一行小字:天然,有机,无污染,纯绿色产品。

潮起潮落,云卷云舒,这万般风情岂能明言哉!

参差荇菜,左右芼之。。。

在成片的荇菜之间,已经不时看到银色的光芒闪动——那就是鱼群在荇菜间嬉戏的痕迹啊!

捡来示意伙伴们不要再高声讲话,四人紧贴着河边轻手轻脚的朝上游走。随着河水越来越深,流速越来越慢,河底的荇菜就直直的站立在水底,像一片森林,细细的枝叶轻柔的荡着。

可以看到数斤重的鱼在荇菜林里悠闲的游动,不停的用身体快乐的触碰着荇菜,这情景让捡来看得心花怒放!

在一片森林般的荇菜丛中间,捡来发现了一大片像被镰刀收割过的空间,皖鱼?!他迅速朝四周扫描起来,立刻就发现对岸的一棵垂柳下一大片翻腾的气泡。

看来是很大一群呀。他正想找块石头扔一下,估摸一下鱼群的密度。一条一米多长的皖鱼跃出水面,把倒在河边的一棵苇草拉进了水里。

鱼群对这棵新鲜食物的争抢,使得一大片水面开了锅,一些家伙被挤得侧躺在水面上,尾巴拍得水面噼里啪啦的响。。。

看到的情景让捡来觉得已经足够了,打算和小伙伴们一起回河滩洗澡玩水,再采一些嫩荇菜回去吃。突然,他发现就在脚下的水底,河岸边有一个泥洞,一张淡黄色的鱼嘴正在洞口微微的张合着。。。

哈哈哈,今天有鱼吃啦!鲫鱼大哥,你娃也太不小心了。

看到捡来急急忙忙把自己脱成了光溜溜,壮牛一把就拉住了他的胳膊,另一边的小牛也本能的拉住了他另外一只手。

“捡来,你想干啥?!下河?这里有三个人深呃,会淹死人哩。”

“放开我,我会游水,没事的——”

“会游水?从来没见你游过水哈,你可是水没过膝盖就不敢再走的。。。”

“我现在会游水了!”

捡来用眼睛坚定的注视着壮牛的眼睛,相互盯了一阵后,壮牛还是追问道。

“真的?!”

https://lingjingxingzhe.com/book/63053/23921842.html

本站地址:lingjingxingzhe.com

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①

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②

最新小说: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三国:我马谡只想作死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皇帝群吹逼的我,成了课本神秘人 大唐:质子十年,率百万大军归来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穿越朱元璋:朱棣,你来当太子 大明,本来想摆烂,结果系统来了 大秦:我们刚穿越,你在罗马称帝 兰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