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大明1805 > 第四七三章 高楼与修历的设想

第四七三章 高楼与修历的设想

“现行历书虽然已经很精确了,但是日常使用起来仍然颇为复杂。

“不是专门的学者,别说说出秦汉距今年具体有多少年了,就连太祖高皇帝登基距今具体多少年,他们一时之间都是说不上来的。

“普通百姓很难弄清楚什么时候闰月,什么时候调整大小月。

“二十四节气的时间,在日历上也是来回横移,而不是固定在某几天。

“百姓要知道节日和节气只能去查皇历。

“在古典时代这是能够增强朝廷的权威的,但是现在已经不需要了。

“我的想法就是把阴阳历拆开,太阳历和太阴历同时使用,但是分开计算和校对。

“太阳历既然是太阳历,就以年作为为历法的核心。

“同时不再使用月份作为下一级的计算节点,反正太阳历的月根本对不上月相。

“我们直接把太阳历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成三十六个‘旬’。

“一旬十天,九旬就是九十天,基本就是一个季度。

“所以每过九旬后单列出来一天,作为朝廷强制性的季节休沐假日。

“这个公共假日可以放在近似于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的四天,用以区分四个季度。

“这一天直接就叫春日、夏日、秋日、冬日,全都单列出来。

“太阳历的一年的开端就用春日。

“这四天,不使用精准的对位天文上的准确的四个节气的时间,因为那是无法完全固定的。

“而是放在最接近的固定的一天,让它大部分年份与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四个节气重合,剩下的也都只是错开一两天的时间,除了专门的天文和历法相关研究人员之外,普通可以直接将这四天视为固定的四个节气的事件,方便普通人日常计算使用。

“我们可以将这四天也都视为一旬,把序号插入三十六旬之中去。

“在皇历上的位置,也可以单独占一旬的空间。

“例如春日为第一旬,然后是第二旬的第一天、第二天,直到第十旬第十天。

“然后以夏日为第十一旬,秋日为第二十一旬,冬日为第三十一旬,依次排列。

“过年前的除夕日,再单列出来一天,这一天就叫除夕日,可以在皇历上标为第四十一旬。

“这样三十六旬的三百六十天,加上四个季节日,一个除夕日,正好三百六十五天。

“每两个季节之间都隔开一天,每两年之间再额外隔开一天。

“然后每四年设置一个闰年,两个闰年之间再额外隔开一天,闰年全年三百六十六天。

“再每过一百二十八年,这个本来应该是闰年的年份单独不闰。

“再每过八万六千四百年,这个不闰的闰年再闰一次。

“这个闰年方案,是按照钦天监的最新的观测核算成果配置的。

“比西历的四年一闰,百年不闰,四百年再闰的方案要更准确和简便。

“循环八万六千四百年的误差,才相当于他们四百年的误差。

“八万年这么漫长的时间里面,相差一天的事件,我们已经可以直接把它忽略了。

“然后,所有的年份和旬以及日的序号,都不再使用天干地支循环。

“直接用具体的数字来标注,方便普通人说明和计算。

“纪年数字,可以从秦皇扫六合,再次一统天下的那一年开始。

“这个日期,是神州历史上最为重要,同时也已经能够精确到日的历史事件。

“用这一年作为皇历元年,或者公历元年、公元元年。

“这一年以前的年份,称皇帝前多少年,或者公元前多少年,类似西历的划分方法。

“只不过我们这个皇历元年和公元元年的是真的可以精准到年和天的。

“西历那个耶稣诞辰其实是牵强附会的……

“这样折算起来,今年就是皇帝历二零三六年,或者说公历二零三六年。

“同时,再以公历重新修订史教学用的,以公历的数字编号来标注主要历史事件的事件。

“方便学生直观的了解某些时代的时间长短,感受某两个事件之间的差了多少年。

“以后朝廷的公务和工厂的产品生产日期,以某某年某某旬某日来标注日期。

“至于太阴历,就以月为历法的核心。

“平时就用一个三十天的大月,间隔一个二十九天的小月的方案,不断地循环滚动向前。

“定期加大月来补齐误差。

“例如,每过六十四个月加一个大月,每过三千零七十二个月再次不加这个大月。

“这样循环下去的话,再下一次额外校正应该是十八万个月以后了,同样也可以忽略了。

“具体什么比例能够尽可能稳定且固定,就交给钦天监去测算和确定看。

“最后是新年,以太阳历新年后的第一个初一为太阴历新年。

“如果一个太阳历全年之中,出现了十三个太阴历初一,那这一年就是十三个月。

“否则这一年就是十二个月。

“所有月份和日期,同样全部使用数字编号,也不再使用天干地支法来标注。

“因为太阳历没有月,所以只要提到月就肯定是说太阴历。

“纪年同样使用皇帝历或者公历的数字。

“朝廷相关衙门可以继续按时出皇历,但是同时也公布这个大致的排布规则。

“让识文断字的百姓都能自己简单计算。”

朱仲梁听完之后沉思了好一会儿,才慢慢理解了朱靖垣的真正目的:

“所以,你这不是单纯的调整历法,而是完全推倒出来了……

“关键是,你甚至还要改令时,改元日的时间。

“你要用太阳历来定官方的岁首,这个太阳历还不再使用月份……

“这是从汉武帝以来,一千九百年来都从未有过的事情。

“西夷用太阳历为主,但是也要分月份的啊。

“相比迁都、建楼,你这才是真正的冒天下之大不韪啊!

“就算是朝廷上的臣子们愿意配合,在民间也未必能够真正推广落实下去!

“这件事情的影响就太过深远了……”

朱靖垣也知道这件事情影响重大。

改元旦的时间,这是超越了王朝周期的神州传统中的传统。

在原有的历史上,自从汉武帝颁布《太初历》,把岁首从秦代的十月改成正月,直到辛亥革命之前,神州本土的新年都称为元旦或者元日,也一直都是农历的正月初一,一直都没有实质上的变更过。

孙中山决定改用西历的时候,试图把元旦从传统农历的正月初一,改成西历一月一日。

但是由于种种原因,最终也只是把名字给改了。

西历新年叫元旦了,农历新年叫春节了。

而神州人民实际上仍然用传统的农历新年作为正式的新年。

现在朱靖垣要把新年改到立春。

关键是,要用太阳历为主来纪年,不再以农历的正月为准了。

朱靖垣看着朱仲梁的反应,也稍微有点请教的意思继续说:

“我其实已经做好了无法彻底改变的准备。

“所以要求朝廷的公务,以及工厂的生产计划,包括报纸和广播,都以太阳历为主。

“同时继续保留太阴历,以接替民间习惯的月份,但是将两种历法分开。

“随着技术的发展,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。

“随着公共事务在普通生活中的份额的不断增加,公历应该会逐步占据到主要地位的。”

朱仲梁听了慢慢的点头,然后又慢慢的摇头:

“说的倒是有几份道理,似乎也做好了心里准备,但是你这么干图的是什么?”

(本章完)

https://lingjingxingzhe.com/book/43168/13972150_2.html

本站地址:lingjingxingzhe.com

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①

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②

最新小说: 兰芳 穿越朱元璋:朱棣,你来当太子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大明,本来想摆烂,结果系统来了 大秦:我们刚穿越,你在罗马称帝 三国:我马谡只想作死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皇帝群吹逼的我,成了课本神秘人 大唐:质子十年,率百万大军归来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