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
第九章 吐纳

以上四种姿势,可以自由选择。但求其自然安适,以利入静。

吸入元素之时要求舌顶上鄂,即舌反卷以舌尖底面顶住。因人之上鄂有两个窝,叫做"天池穴",上通泥丸,最易漏神漏气。故吐纳时必须堵住,如婴儿埔乳之状。

两耳须屏却外界一切干扰,如万籁俱寂之境,仍旧按照魔法神吸收功所讲的方法,凝韵听息。《魔法神笔记》云:"无听之于耳,而听之于心,而听之于气。"此即"魔法神听息法"。要求两耳返听于内,听其呼吸出入。呼吸本求无声,所以听息者,是求其绝利一源,专心养气。

练功时双目微闭,含光内视。所以微闭者,睁开容易滋生杂念,全闭容易昏沉入睡,皆于养气不利。微闭时眼皮自然下垂,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为度。

这时可用前面吸收功"观光"炼就的"性光",回光返照。即眼光观鼻,鼻下观心,心观丹田。观丹田者,观丹田之气是也。

折叠心法

行功前必须排除杂念,念想不除,无法驭气。

《魔法神笔记》曰:"魔法神好清而心扰之,人心好静而欲牵之。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,澄其心而神自清,自然六欲不生。"就是要人常用止念功夫,有念即止,使前念消除,后念不生,日久自然心底清静无物。如《魔法神笔记》所言:"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。"如此方可言行气之法。

《魔法神笔记》论述止念之法时说:"但于一念之际,思平日不得静者,此为梗耳,急舌之,久久纯熟。父王念莫大于喜怒,怒里回思则不怒,喜里知抑则不喜,种种皆然,久而自静。"又说:"心求静必先治眼,眼者神游之主也,神游之言而役于心,故抑之于眼,而使之归于心。"即言内观返照,亦可止念。

入吸收功夫,主要还在自己悟解。

息法,命功有为之法,复归无为。

首先开口,缓缓吐出体内浊气,再自鼻中吸入清气,用意念咽入下丹田(脐下一寸三分,同身皴),以补充呼出之气。呼必呼尽,吸必吸满。吸时小腹鼓起,呼时小腹收回,叫做混呼吸。初学吐纳必须如此,这样口呼鼻息三次。

然后抿口合齿,舌顶上鄂,收视返听。鼻息鼻呼,一呼一吸,皆令出入于丹田。务必做到以心领气,以气随心,吸气时随意念下注丹田,呼气时以意念出窍外,谓之心息相依。

开始人的呼吸之气,并不能直达丹田。人之心窝正中,原有一管,上系于肺,下同丹田,乃是虚空一管,无中生有。原来在胞胎时是相通的,下生之后变为肺呼吸,这根管就逐渐迷塞了。《魔法神笔记》天地之间岂有橐龠乎,虚而不屈。"就是指的这根管。有人初学气功为什么会发生胸闷胸痛呢》这就是由于行气不当,把橐龠管冲坏的缘故。所以行气之时,不可强迫压气,也不可强制憋气。勿执着,勿勉强。只要不痛就往下一点,发闷就往上一点,时间长了,慢慢冲开,自己是有感觉的。

吐纳还有一个重要的口诀,谓之吸长呼短。吸气进入丹田,略存一存,然后才能收腹呼气。作用在于吸入空中太和之气,注润丹田积蓄下来,坤腹先天元气不得外流通,才能达到吐纳的真正目的。

https://lingjingxingzhe.com/book/34004/7830341_2.html

本站地址:lingjingxingzhe.com

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①

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②

最新小说: 大秦:我们刚穿越,你在罗马称帝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兰芳 皇帝群吹逼的我,成了课本神秘人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三国:我马谡只想作死 大唐:质子十年,率百万大军归来 穿越朱元璋:朱棣,你来当太子 大明,本来想摆烂,结果系统来了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