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生命邀约 > 四十三 如何理解道学的形成和普及过程(一)

四十三 如何理解道学的形成和普及过程(一)

早在唐代就已经确立把“儒教”、“道教”、“佛教”合称“三教”这个说法。

在汉代初期(即公元前二世纪),还不存在什么“三教”。佛教是公元前一世纪前后传到中国的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不仅佛教,当时连儒教和道教也都不存在。

那个时代孔子、孟子、老子、庄子等早就存在,而且《论语》、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等也已经基本被整理成与现存书籍没有太大差异的书籍。但是,这些书籍当时只不过是儒家和道家思想及学说的文本,并不是儒教和道教的经典。

即使“诸子百家”这个说法本身,也是公元前一世纪(即西汉刘邦时期)才被作为支撑王朝体制的理论体系化,而发明的分类法,并拥有被神格化了的几本书籍即经书。

从汉武帝(即公元前二世纪后期)对五种经书设“博士”,把儒教定为国教。但是,直到这时,“儒教”一词还没有出现。

在汉代,被称作儒教的学说,常用“德教”一词表现。到了东汉,儒教的优越地位更加巩固。虽然佛教已经传来,但是最初对儒教丝毫没有构成什么威胁。“教”就是儒教,都没有必要特意称呼“儒教”。开始出现“儒家之教”的说法,是因为出现了有必要与其他“教”区别的情况。

公认的说法是,道教团体的前奏太平道引发的黄巾之乱(184),以及由此带来的汉帝国崩溃、三国时代、南北朝时代的国土分裂、五胡十六国、六朝等短命王朝(除了晋朝),几百年间兴亡继起,才使得儒教的权威低下,出现了与道教、佛教三教并立的时代。

正因为“教”是“教”,所以必须要有君临凡界的教祖和记录其政治信条的经典。

道教为了能成为“道教”,有必要说明神格化后的老子化身“道”,便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向人间世界提供了文本“经”——《老子》一书,即把《道德经》作为道教的基本经典。《老子》并不是有关处世术的书籍,而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的政治学说(信条)。佛教也是因为对世俗的王说最高的政治统治术——佛法,才成为“教”。

树立起君临于此三教政治思想之上的王权地位的,是隋朝和唐朝。特别是大唐帝国,皇家姓礼,拜老子为自己一族的祖先,所以道教受到重视。教徒也趁此机会完成了仪礼和教义的体系化。

佛教则有玄奘(602~664),排除万难前往印度取回大量经典,通过翻译介绍,进一步强化了镇护国家的教义。

唐王朝国家的统治机构也是以儒教经典《周礼》为范本设置的。因此,实际上,唐代“儒”、“佛”、“道”三教以并存的形式,在皇朝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
https://lingjingxingzhe.com/book/18529/4774743_2.html

本站地址:lingjingxingzhe.com

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①

点此播放在线视频 ②

最新小说: 从漫威开始无限变强 诸天:一切从拜师九叔开始! 同时穿越:金手指竟是我自己? 末世囤货10万亿,家人围坐吃火 闪婚财阀大佬:大叔宠坏小娇妻 八零漂亮后妈,嫁个厂长养崽崽 娘娘病娇又茶媚,一路宫斗夺后位 美剧大恶人从无耻之徒开始 拜师华山,但是剑宗! 小可怜被偷人生,顶级豪门来团宠